光学显微镜
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
相差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
荧光显微镜
在光镜水平上,对细胞内特异的蛋白质、核酸、糖类、脂质以及某些离子等组分进行定性研究的有力工具。可以观察到特定物质在细胞中的定位,以及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。
原理是让荧光分子与要观察的样本特异性结合,然后发出激光使样品中的荧光分子发出荧光。其核心部件是滤光片系统及专用的物镜镜头。
滤光片系统
激发滤光片:仅允许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。
阻断滤光片:仅允许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通过。
样品制备
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
例子:荧光染料DAPI特异性与细胞中的DNA相结合,从而显示出细胞核或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定位。
与基因工程技术结合,将GFP插入到某段基因中(GFP不含启动子),当该基因表达时,GFP(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)也会一并表达,产生荧光物质(融合蛋白),即可观察到该蛋白的动态变化。
发现GFP的三位科学家于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
免疫荧光技术
第二抗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替代第一抗体;或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。
间接免疫标记技术的特异性会差一些。
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
弱化焦平面以外的散射光,并提升纵向分辨率。由于可以自动调节并改变焦平面,可以通过“光学切片”叠加来重构样品三维结构。
超高分辨率显微术
深入到nm水平
电子显微镜
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均为黑白照片。
局限性
- 电子穿透能力低,样品厚度需要薄至50nm左右。
- 电子对C H O N的散射能力较差,一般需要加重金属染色。
制样技术
超薄切片技术
负染色技术
染背景而非染样本
冷冻蚀刻技术
主要用于观察膜断裂面上的蛋白颗粒和膜表面形态特征。
电镜三维重构和低温电镜技术
低温是为了确保生物分子构象稳定。